原创丨从ESI被收购引发的思考: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广阔 控费是生存基础
[导读] 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健康医疗保险公司Cigna宣布将收购美国最大的PBM公司ESI,总价约670亿美元。据了解,Cigna是全美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之一,为全美及全球其他地区个人提供医疗保健、保险服务,2016年度营收396.7亿美元。而ESI集团,全称为Express Scripts (快捷药方公司),是全美最大PBM(药品福利管理)公司,2016年度营收达1002亿美元,远高于Cigna。
PBM(药品福利管理)是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一种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提供该服务的机构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服务机构或医院签订合同,以求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影响医生或药剂师的处方行为,达到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的目的,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医疗支出的使用效率。
与中国的全民医保制度不同,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商业保险为主。PBM模式的诞生就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减少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从此次美国商业保险公司Cigna收购营收远高于自己的PBM公司ESI,可以看出商保市场的控费需求十分可观。
反观国内,随着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以及人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医保基金支出持续扩大。近几年,国家相继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计划》、《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多项重磅政策推动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介入经营医疗保险,以此来减轻政府的医保支付负担,缓解我国个人的医疗费用支付压力。经过数年的飞速发展,商业健康险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医疗支付环节中一股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艾瑞咨询在《2017年中国商业健康险行业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国内商业健康险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医保控费需求的激增。一方面,当前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并不顺畅,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控制医疗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商业健康险欺诈带来的损失占总健康险保费的10%左右。因此,商业健康险若要长远健康发展,控费是生存基础。
对于国内的PBM企业而言,规模超万亿元的健康险市场无疑是一块大蛋糕,而健康险企业也急需通过PBM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因此,国内或将紧跟国际趋势,迎来一波PBM企业与健康险企业的合作高峰。
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利用大数据手段为各地人社局、卫计委、医疗机构、商保机构提供智能审核、医疗行为监管、政策制定辅助决策等服务,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确保基金安全,易康以其独到的大数据方案特点,获得了各地医保、卫计委、商保客户的高度认可,业务遍布全国。